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公益熱潮「冰桶挑戰」吹進台灣,吸引眾多名人、官員響應,紛紛往自己身上澆冰水,不過在挑戰者直呼爽、涼,看似有趣、好玩的背後,對國內漸凍人患者及家屬而言,卻有著更深沉的無力,在國內,估計至少800名漸凍人正飽受他們口中「惡毒的疾病」折磨,無藥可救,全身萎縮無力,僅存清楚的意識與眨眼能力。
為美國漸凍人募款的「冰桶挑戰(ice bucket challenge)」熱潮吹向台灣,包括國發會主委管中閔、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和柯文哲,到不少藝人、體育明星等人,昨天都以冰水澆身方式,表達支持。
俗稱為漸凍症的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ALS)」是世界5大絕症之一,致病原因不明,目前無法治癒,好發於中年,男性多於女性,根據漸凍人協會估算,台灣目前約有800至1200人罹病。
有趣?好玩?漸凍人協會秘書長林韻茹強調,看似歡樂的活動背後,更希望民眾能了解漸凍人這項「惡毒的疾病」,由於運動神經元功能受損,造成漸進性的神經肌肉退化,先是四肢無力,無法走動,緊接著吞嚥困難、有口難言,最後一步,平均3至5年即呼吸衰竭,無法呼吸,只能靠氣切、呼吸器維生,彷彿被冰凍住,與外界溝通只剩「眨眼」一途。
最折磨的人是,投入國內漸凍人基因研究、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宜中說,儘管肢體萎縮無力,動彈不得,但是漸凍人的頭腦、意識清楚,感覺也一樣的敏銳,不少人發病後眼睜睜看著自己一步步癱瘓,心情的惡劣、無力,甚至無法入睡,壓力非一般人能想像。
李宜中指出,漸凍人的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,據此推估,台灣每年約新增200人罹病,病程走到末期,平均壽命不過2至3年,目前雖有可延緩病程惡化的藥物,但效果卻有限,對經濟環境不好的家庭而言,照護患者非常吃力,極需外界的幫助。
林韻茹說,協會目前每年服務約350位患者,光是一個家庭的輔具、營養品等花費支出,一個月至少10萬起跳,希望這股冰桶挑戰的熱潮也能為國內漸凍人帶來實質的援助,能夠募集2億元,成立「漸凍人之家」,提供可讓漸凍人後送的短期或長期的照護服務,甚至於是引進照護機器人。
捐款帳戶: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 捐款帳號: 銀行代號:004-1241 銀行帳號:124001014993
許可字號:衛部救字第1030016610號
Mandy我也被點名拉,馬的哩冷死我了
最可惡的就是居然沒有人有拍照
但是要老娘在潑一次門都沒有
現在我要點名
歪了、單單、小珊
妳們等著受死做公益吧
顆顆